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带着“书香三八旅行阅读”团游读曲阜小记
带着“书香三八旅行阅读”团游读曲阜小记
曲阜孔子文化学院    2018-07-15 17:05:45    文字:【】【】【
在曲阜闪过一道美女军团的靓丽身影 
——带着“书香三八旅行阅读”团游读曲阜小记
 

  从6月28日到30日,我带着红旗出版社组织的“书香三八旅行阅读”团游读曲阜,虽然时间很短,却留下了极深印象。这是一个高品质的团队,她们不但颜值高、才艺高,情商也高。几天来,她们那种孜孜渴求的表情,认真听讲的样子,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我真切的感受到跟她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灵沟通,说明我的知识储备有了用武之地。尽管又热又累,值了。她们不但听得认真,而且还十分的友善,在我讲解的时候,会不断给我打伞、递餐巾纸、送水。诚如仁秀所说:“姜团长一直陪在梅教授旁边,她细心为梅教授摇扇,代表着全部姐妹表达我们对如此平易近人的梅教授感激之情!”每每此时,都有一股暖流在体内涌动,尽管天气也同样的热。一天下来,大家都很疲惫,可她们的情绪仍然处于亢奋状态,纷纷写下今天的收获与体会,在网上传播,让大家共享。读着她们写的一篇篇美文,看着上传的一张张照片,当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仿佛她们并未离去,仍在我身边,还在带着她们游孔庙、周公庙、少昊陵……



  红旗出版社书香三八组委会主任王华是我的老朋友,他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多天以前,他就打电话给我,介绍他们这个团队的性质。他们每年都举办书香三八文章、书法、绘画、摄影的评奖活动,以前都是给获奖者颁发奖品,这次他们改变了做法,奖励旅游路线。因是第一次组织,为稳妥起见,王主任携夫人先到我们学院进行考察。王主任一再强调的是,要突出文化含量,让来的人有收获。毫不夸张地说,对他的要求我真的胸有成竹。我带着他们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宾馆、食堂、饮食、功能教室、六艺体验,以及计划参观的景点,并和小公一起,认真设计了一个详细的方案。看完之后,王主任十分满意,决定把这个团交给我们。



  为落实王主任“突出文化含量”的要求,让美女们一到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先安排她们参观我的“跟着孔子去游学”展览馆。28日下午,书香三八旅行阅读团的美女们,就从祖国各地陆陆续续来到曲阜,来到我们学院。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营仪式,7:40开始就餐,吃完饭就快9:00了,然后参观展馆。因人数较多,分成A、B两组,一组参观我的展馆,一组参观王哲的大成博物馆,两个馆轮换。A组先参观展馆,由许贵华老师讲解,B组由我讲解。我讲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听得十分认真,结束时感觉仍意犹未尽,不断提出各种问题进行交流。


  参观结束,已经10:00多了,可美女们仍无睡意,整理文章,讲参观展馆的感受与体会。当晚,我就在一位美女写的《有朋自远方来,相伴读曲阜》一文里,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晚餐后,大家跟着领读专家,夜读孔子。重走孔子路第一人梅庆吉教授,数年间四次重走孔子路,用10万多张实景照片串连孔子一生。而今选其精华者数百以飨千里而来的书香佳人,实为书香三八人的幸运!大家边听边看,仿佛重回2500年前春秋时,我们也在孔子身边,在礼崩乐坏的乱世,抱高洁之志,坚定同行,正气贯天地,令人感慨。一堂有深度的、充实的观展讲学结束了,而内在世界的奇妙反应还在兴奋进行着。虽然已夜深,虽然奔波一天,有些疲惫了,可我们亲爱的伙伴们还不停歇地做出了美篇,记录一天的激动、辛苦、欢喜、感悟。”另一位名叫岁月静好的美女,在一篇名为《书香阅读曲阜篇》的文章里,也写到了参观展馆的感受:“梅教授的讲解非常精彩生动,引人入胜,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在感知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有幸触碰到了2500年前孔子儒家文化的浓浓气息,厚重的历史文化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并且还录下了展馆十二部分的篇目,可见展馆留给她们留下的印象有多深。



  29号是她们曲阜之行的重头戏,上午参观孔庙、孔府,下午参观周公庙和少昊陵。曲阜孔庙万仞宫墙前的开城仪式结束之后,我便带着她们游览孔庙。我每次带团,都是一路走一路讲,讲了很多,也不知道他们记住了多少。这次我得到了具体的反馈。


  在一篇名为《万古衣冠拜素王,书香之夜秀才华》的文章里,我读到了以下内容: 
  从一进城门开始,梅教授就逐一为我们讲述每个牌坊每个细节所包涵的微言大义。
   “万仞宫墙”一词,取自《论语·子张》中的一段话: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是鲁国大夫,他对人说子贡的水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子贡听说后就打了一个比喻,比如宫墙,我的墙只有肩那么高,人们很容易就可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而我老师的墙有数仞之高,若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里面有多么的丰富。把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取名为“万仞宫墙”,其喻义十分明显,就是说,只要我们从这个门走进去,就能够领略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金声玉振”取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也者,终条理也。”古代奏乐,由钟(金)开始,由玉(磬)结束,意为孔子的思想就像一首完整的曲子一样,完全地继承了古圣先贤思想学说之大成,可以跨越地域,跨越时空,影响全世界的人。
  在孔庙的所有牌坊中,最难解的恐怕就是“太和元气”这四个字了。“太和”,语出《易经·乾卦·彖》:“保合大和,乃利贞。”“太和”就是“大和”,古字“大”与“太”通。太和,就是至高至极的和谐状态。天地之间若能保持“太和”状态,才能普利万物,也是天之正道,即下文所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自然界在“太和”的状态下,开始生长万物,人类从而有了维持生命之物质,进而达于天下安宁。 
  看了这一段话,我好吃惊,我讲的内容,没有丝毫浪费,点点滴滴,都被她们融进了灵魂深处。



  从孔府出来,已经到了中午,大家走进孔苑大酒店开始就餐。对于这一天的安排,我开始有些担心,因为一天都在走,怕大家受不了。以前我带团,走完两孔,有些人就已经累得不行了,不想再走了。我把我的担心跟王主任说了,他说,如果实在走不动,就减掉一个。可是吃完饭后,发现大家丝毫没有疲倦的样子,所以,又开始了“旅行阅读”。
  我们先来到少昊陵。有人见到“万人愁”之后,当即赋诗一首:“万人愁碑无字碑,繁华落尽烟与灰!成王败寇兴亡事,千古流芳是书香!”来到少昊陵前,我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件事:我来曲阜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少昊陵与孔子及儒家文化没有联系。其实这是不对的,按孔子世家谱,黄帝是孔子的47代祖,少昊是孔子的46代祖,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所以我来之后,就极力宣传少昊陵与孔子的关系。在我编着的《曲阜七日》一书中,就把少昊陵和梁公林列为儒家文化旅游内容之一,并把这一天的主题确定为:感受孔子先祖之旅。经过我的宣传,现在没有再说少昊陵与孔子没有关系了,也算是我为曲阜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听到这,大家都给我鼓起掌来。



  离开少昊陵,我们又来到周公庙。在曲阜,周公庙也是被冷落的,很少有人来参观。但我却十分看重周公庙,因为这里孔子这位圣人起程的地方,所以我在《曲阜七日》一书中,把周公庙列为第一个参观点,并把这天的主题定为:感受孔子成圣之旅。


  大家听了我的讲解之后,有人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周公庙明显比孔庙冷清许多,人少林茂,古旧气息更浓。可是,传统文化追根溯源,不能不了解周公,不能不来拜谒周公庙。
  周公庙,原名太庙。太庙,在西周文献《逸周书·作雒解》中称“丘兆”。书上写道:“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意思是说,太庙的功能是祭祀上帝、日月星辰和后稷等周朝的历代先王。
  这种太庙,只能周天子建,其他诸侯国是没有资格建的,其中只有鲁国是个特例,那是因为鲁是周公的封地。
  周公制礼作乐,稳定周朝800年国运,更奠定中华文化之基。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残存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敬天命的君子风度和精神。周公被尊为“元圣”,史学家夏曾佑先生曾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关于周公的政绩,《尚书大传》作了精辟概括:“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春秋末年孔子时代,周礼尽在鲁矣!
  在梅教授的讲解中,一段陌生的久远历史浮出,中华文化精神的最初根源一点点重现,周公孔子间的文化传承脉络清晰了。所有书香佳人都被梅教授渊博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折服了。


  此地清静少有人来,也许只有真正找寻文化根源的人会来这里吧。今天,书香三八姐妹们来了,在这里坐一坐,读一读书,心中对古圣先贤的景仰油然而生,这也算是“善养吾浩然之气也”矣哉!?


  这些美女们精力真是超群的充沛,走了整整的一天,晚饭后,她们又组织了一台才艺表演活动,大家纷纷上台,唱歌、舞蹈、吟诗、朗颂……都是即兴发挥,闹得个不亦乐乎。
  30号上午的安排是去尼山,到那才知道,为迎接秋晚,那里正在大面积地修路,别说大车,小车也过不去。我当机立断,掉转车头,去洙泗书院,算是一种补偿吧。我们小车先到,等她们到来之后,我向她们做了解释,都没有说什么,表示理解。这让我很感动。我跟她们说,尼山没有去成,留下了遗憾,遗憾也是牵挂,希望你们再来。我又说,洙泗书院也是必须来的,这次不来,下次也一定要来,因为里是孔子整理六经的地方,六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在《三天刚刚好》一文里,我看到了她们对洙泗书院的领悟:
 
  尼山只能留给下次了。好在曲阜文化历史厚重,正如梅教授所言:在这里,随便一把泥土、一块石子、一草一木,都会让你发现一段沉甸甸的历史与故事。领队听从专家建议,果断决策,重新定位,目标——洙泗书院。
  洙水和泗水是曲阜古城边的两条河流,河流不大,却有着不寻常的来历。
  资料记载,泗水的源头是人文初祖伏羲降生的地方——雷泽。洙水是泗水的一条支流。七千至五千年前,伏羲氏、女娲氏、炎帝、黄帝、少昊帝在此一脉相承。炎黄二帝曾经在这里建都,尧舜禹等上古圣王的后人封地几乎都围绕在曲阜周围。可以说洙泗流域,孕育了中华文脉,是灵水灵土。洙泗源泉,华夏之端。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归鲁后,不仕,即在洙泗之间讲学、整理六经,“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奠定了儒家思想文化的根基。后人因此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在行走中阅读孔子自应当寻根求源,感受书院祖庭的气场也是我们所期待的,这不能不说是意外收获。与古人对话需要先静心;静心,方能让心灵的耳朵张开。洙泗书院正是这样的地方。
  院落不大,也无牌匾,只在一侧有一石碑,上书“洙泗书院”。院内清静幽然,简朴肃穆。林木高大葱郁,仿佛在低首凝神听圣贤论道。
  遥想2500多年前,68岁的孔子归来后,在此专心整理古圣先贤文化,集大成,带众弟子,讲学传道,未曾移址。《阙里文献考》记载:“汉时诸弟子房舍、井瓮尤存。”

 
  仁秀在《洙泗书院》一文中,也表达了她对此事的理解:
 
  曲阜还有太多的历史遗迹值得我们去阅读,可惜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再深入一点。不过人生正是充满着遗憾才让我们人生有所期待,不圆满的人生才让我们有了一种信仰,去思考,去寻找,去坚持。花欲开,月半圆,一切都正好!
 
  她们就是这样的善解人意,摆正心态,尽最大努力去索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在她们的文章里,也看到了对我火热般的评价。岁月静好在《书香阅读曲阜篇》中写道:
 
  梅教授已近花甲之年,虽然骄阳似火、烈日灼灼,他却始终坚持全程陪同我们边学习,边旅行边参观边讲学,整个学习活动紧张有序,高质高效,更像一次军事化的拉练学习。大家每天六点半早饭后准时出发,晚上的学习互动交流活动,踊跃而热烈,意犹未尽中,不知不觉已到深夜……满满的行程连我都有些体力不支,可鬓发苍苍的梅教授就这样一直边走边讲,始终站着给我们授课,汗水一次次湿透衣襟他却浑然不觉,他一直平静而安详的为我们解读着古圣先贤的文化之旅,如数家珍般的传经授道,我分明看到了他血脉里那颗跳动的心,那是一颗献身教育事业,传承传统文化的“匠心”……在当今金钱至上、信仰缺稀、礼崩乐坏、到处崇尚物欲与利益的时代,尚有这样一些文化大儒,甘愿摒弃喧嚣与名利的束缚,潜心治学,默默研究并传承儒家思想文化,传道授业,播种文明,真令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我坚信,有梅教授这样为人师表的老师在,有真正的匠心大儒在,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之风,势必会如星星之火,燎原中华大地!
 

  仁秀在《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一文中也写道:
 
  梅教授的解读让人受益匪浅。老师们说,梅教授既是孔子研究学者,更是一位敦敦大儒!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有魅力的传统文化领读者。我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学,跟随着梅教授的步伐,重温经典。
 
  我深知,距离她们说的还有很远的路,但仍让我感动,因为她们都是发自内心,我从中读出了四个字:情真意切!是她们对我的鼓励与鞭策,我会更加努力地前行,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三天是短暂的,她们虽然都萍水相逢,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深深地爱上了曲阜,深深地爱上了书香三八这个团体。你看她们真的难舍难分,甚至有人抑制不住感情的闸门,流下了深情眼泪。我想,湖北恩施电力王慧荣的一段话,最能代表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
 
  曲阜之行,注定会成为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阅读写作,让我们不远千里汇聚于此。
  佛说:500年的修行,才换来今生的一次见面。我想我们,应是修行了千年吧。
  在这里,我们一起聆听先贤的故事,我们一起感知圣人的温度,我们一起走秀,我们一起欢笑,我们为那些不向生活低头的生命喝彩,我们被坚韧的妈妈和孝顺的女儿感动,我们还为那位为赴这一面之约在来的路上奔波4天的女子点赞。这一点一滴,藏于心,都会成为我们向上向善向好的力量。
  组委会各位老师的倾心付出,让我们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暖,深深的感谢您们。您们的言行,生动诠释了书香三八活动的主旨要义。愧于言语匮乏,除了薄薄感谢二字,竟无其他语言能表达心中之意,爱您们。


  梅教授点点滴滴生动详实的讲解,让我们触摸到了圣人的声息,2500年的厚重历史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花甲之年,烈日灼灼,他一直站立,平静安详如数家珍般的传经授道,我分明看到了他血脉里那颗跳动的心,那是传统文化的“匠心”,这颗“匠心”,势必成为星星之火燎原我中华大地。
  千言万语,不可一述。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可还是忍不住含着热泪写下这寥寥数语,仅此,仅此!!!
 
  我在曲阜深深地期待,欢迎你们再来!


下一篇:牟岩主任发言:愚公移山——传承与改变
上一篇:秋之获——曲阜师德培训纪行
浏览 (15042) | 评论 (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孔子文化学院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曲阜孔子文化学院 | 地址:中国?曲阜王庄聚金路中段 | 邮编:273100 | 邮箱:qfkzwhxy@126.com | 鲁ICP备11003605 | 技术支持:麦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