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开诗书新风气:覃国栋诗、书作品欣赏
开诗书新风气:覃国栋诗、书作品欣赏
曲阜孔子文化学院    2016-09-16 20:59:03    文字:【】【】【

 

覃国栋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八九年前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东四八条中国画工作室担任教学工作期间,我们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因为共同工作的缘故,也有很多的交流契机。国栋出生于湘西这个钟灵毓秀的地方,自然热爱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国栋曾经工作于文物考古部门,对于历史、文化、民俗、诗歌等很有研究。当然,在我接触国栋之前,我还以为他是一个纯粹的画家,没想到他在其他艺术方面也是这么擅长,传统文化修养如此全面。

国栋于书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不只停留于表面。差不多二十年前和十年前,他先后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这大大提高了他的绘画技能和鉴赏水平,也结交了一些书画界的师友。近几年,国栋有机会经常和我联系。虽然人各一方,但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流通,彼此沟通还是很便捷的。尤其于书画方面的交流,确实互有受益。

国栋早年以画湘西的水墨山水见长。他当时的画风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画的岩石,历史上有人说入木三分,在我看来国栋画的石头,是入石三分,就是画绝了。他对家乡的山水、风土人情的理解和沈从文笔下的对这里山水、人情的爱是极为相似的。湘西风光和气候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不说现在,早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有远古人类生活遗址。

国栋年轻时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这样一个秀气的县城,称之为灵溪的地方,美丽的猛洞河穿城而过,这里有温泉、有石林、有石板街、有吊脚楼,自然涤荡胸怀,引人遐思,创作的冲动油然而生。国栋的家在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门口,1982年沈从文回湘西,去不二门景区从国栋的家门口路过,沈老先生游观之后为不二门挥毫题写了“石门天凿”、“溪州胜迹”。试想这在年轻的国栋心理一定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国栋于书画我了解较多,前几年我专门撰文写过他的文章。尤其他每每写生回来,多向我介绍当地的风光和美景,我也期望有机会前去欣赏和写生。对于国栋善于诗词创作,我还是近期才知道的。我从小也喜爱舞文弄墨,对于诗词创作,偶尔也小试牛刀。十几年来,有空也写了一点诗词。这些作品多是配合水墨画创作,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对于诗词格律略微了解一些,写作时或者遵守,或者就自由发挥了。和国栋交谈中,得知他要出版一本诗集。一开始以为都是他近期创作的,也就没有太多关注。毕竟画家有感而发,也是正常的。虽然当代绘画创作比较繁荣,但继承传统,能够诗书画兼通的还是少数。等到国栋邮来他要出版的诗集草稿,我看后还是大吃一惊。

原来他的诗集是他近二十年的诗词创作汇总。包括早期到中央美院求学,以及到各处写生,还有自己在画室的感悟。国栋的诗词除了诗言志意外,还有他作为画家对于画理的阐发,表明了他的创作思路。这本诗集洋洋洒洒集中了历年创作的各种题材诗词五百余首,反映了国栋人生和艺术的成长历程。不论四言、五言、七言,还是长诗。不论古体,还有自由体,都记录了国栋自己的所思所想,堪称人生心境转换和社会变迁的自然流露。

国栋诗词的创造性及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诗风个性化,诗性特立独行,越古出今,自成家数,成为“化境诗”。民国以后,中国经历了古典诗词的衰落,其后自由诗虽然一度兴盛,但也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没落。新中国以后,国家对于文学诗歌的创作十分鼓励,许多诗歌刊物如雨后春笋,兴盛一时。20世纪末期以后,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和传播方式的局限,诗歌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地。有志于诗词创作的文学之士,多多少少感叹生不逢时。国栋自然不同于他们,他是画家,但是他喜爱诗词创作,这是因为他从诗词创作中找到了记录和抒发自己情感的钥匙。

国栋的诗词首先表现出天真性。《老农闲话》有:“夕阳落山天色晚,鸡鸭进笼柴门关。饭罢闲聊古今事,好不快活似神仙。”表现了作者孩童般的心灵,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这种天真的心情,才能创作出有真性情的作品。

作诗要有境界,不能俗气,这与画画一样。如果不俗,必须有高深的文化修养和相应的创作技巧。唐人作诗以情寓境,境是超越于自然的更高一级的心里观照。国栋作诗表现出了这种境界性。《轮回》诗云:“古往今来烟云散,人生全于得失间。登临高处望春夏,尽在轮回圈中旋。”反映了自然和人生的规律性,周而复始,是大自然在寂静中悄无声息的默默运动。国栋诗作进入精神的化境状态,心灵自在,物我超然。如《日月天地诗》:“日月天地诗,云水自然梦。阴阳乾坤图,变化生命钟。”再如《花性问禅》:“天然领风骚,花性自问禅。不用人提醒,随意生风范。”这些诗句都是化境的表现。

唐代以后,佛教和中国的道教、儒家学说相互影响,佛教转化成了禅宗。唐宋许多诗词都蕴含了深深的禅意。国栋编撰过地方的民俗歌谣,吸收了古代传统意识和文人思想。他的诗《禅性》云:“禅性自生有,何向僧家求?一悟了百思,慧源如清流。”正是这种心理的再现。

人生的睿智,心灵的启迪,感悟洞达,成就事业,是人的追求与梦想。《悟学》:“悟学通万事,方便是法宗。善念如轮转,世事皆圆通。”是国栋对悟性的理解,对智慧的感悟,对心灵力量的参透,表现出智者般的心性。

艺术家讲究的是创作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只有“解衣盘礴”的潇洒自在,才能自由发挥真性情。自由性是国栋诗词创作的又一特点。《情上太行》:“大岳扶摇中秋月,万丈豪情上太行。西望长安醉太白,怎比此时乾坤朗。”表现了艺术家在大山里写生的开阔胸襟,以及豪情万丈的创作气势。面对大自然的神奇瑰丽,如何取舍景物进行创作,是需要胆量的。

诗词借物抒怀,表现铮铮铁骨。文天祥、史可法等许多民族英雄都通过不朽诗篇留下了自己的高风亮节,启迪着后人。国栋有许多诗词也是借古抒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气节一》:“高士认秋风,不肯低媚俗。拂袖踏冰雪,胸中有高竹。”人生处于逆境,难免不被社会理解,甚至误解。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既不使自己丧失原则,又能保持气节,确实需要相应的取舍。有时甚至无法衡量得失,顺其自然,似乎更有效。

诗词的美学性,展现了文人一贯的悲剧主义情结。中国传统文人的患难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忧患心态,是近代中国或者文人特有的抒情格调。《怜香》:“美人面前多愁眉,怜香总是英雄泪。剑魂消散香风里,豪气直落彩云堆。”反映了对既定主题的行为反应,美人英雄是多少文人咏吟的主题。这首诗亦古亦今,今古同调,作者似乎生活在远古的时代,吟唱着千古不灭的主题。

国栋作为画家,自然有许多诗词借诗抒发画意,或者表现画理。《山水精神》:“写得山水筋骨粹,招来魂魄立精神。天地一副真本性,山神坐镇画如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了画家创作的山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生哲理。犹如天地之魂魄,永远凝聚在大自然之中。

覃国栋的诗词开发心性,开拓语境,开创意境。具有文性、诗性,心性超逸,精神坦荡。许多作品长于对自然的深入挖掘,能够深入人类的心灵深处进行形而上的观照和生命体验。国栋诗品高迈,诗意深远,诗境高远,格韵高致,空间宏阔,气势宏博。诗心幽深、奥秘、彻悟、大气、自然、智慧,形成精神大化的独立风格和气质,是当代不可多得的诗书画兼通的全才。

覃国栋诗词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自作自书。他以自己深厚的书法功力,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就像郑板桥的“七分半”书,隶中带草,草中含行,碑楷结合。书写如行云流水,性情使然,一气呵成。这种创造性及特点,形成了书法的“自在体”。形成了书法和诗词形式上的有机统一。达到了从容于法,自由自在,率性天真,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气精笔妙,法书天然的大境界。 

 赵欣歌: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下一篇:蔡赜:虹之月
上一篇:曾庙游记
浏览 (1841) | 评论 (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孔子文化学院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曲阜孔子文化学院 | 地址:中国?曲阜王庄聚金路中段 | 邮编:273100 | 邮箱:qfkzwhxy@126.com | 鲁ICP备11003605 | 技术支持:麦田网络